查看原文
其他

周末观察|乌镇戏剧节里的共富密码

桐乡人都在看→ 桐乡发布 2022-05-17



  今天(10月24日),第8届乌镇戏剧节的大幕即将落下。整整10天,桐乡与绵延数千年的戏剧文化撞了满怀。


  回望历史,从先秦的百戏到元杂剧、明清南戏,戏剧在中国源远流长;遥远的西方戏剧则起源于古希腊,历经中世纪、文艺复兴、启蒙运动等不断发展,形成诸多流派。


  致敬历史,乌镇西栅的街头,汤显祖、孔尚任、李渔与莎士比亚、莫里哀、易卜生等人名条幅交相辉印;剧场里,《日出》、《原野》和《红与黑》、《哈姆雷特藏语版》等中外名剧在传承与解构中散发魅力。



  2003年,浙江开始实施“八八战略”,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“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,积极推进科教兴省、人才强省,加快建设文化大省”。彼时,乌镇对西栅景区实施了二期保护与开发工程,将人和历史、自然、文化联系得更为和谐。


  18年来,以“八八战略”为总纲,浙江把文化的力量深深融入到全省创新创造之中,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,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。而桐乡,也一路踏歌而行,唱出了一曲曲余音绕梁的文化之歌。


  9年,8届乌镇戏剧节是这首文化之歌中最动听的音符之一,以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”为目的的戏剧活动,让桐乡这座小城的老百姓可以享受一线城市的文化盛宴。这背后所投射的,是桐乡市着力建设人文名城、打造风雅桐乡的笃定姿态。


  今年8月31日,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,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出席会议时指出,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,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,需要发挥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力量和功能,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,构建起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格局。


  文化连接历史、现在和未来,是一条生生不息的血脉;今天,文化更是一域发展、活力和创新的内生力量,是一种熠熠生辉的精神力量。



  在嘉年华的狂欢中,在演员的动情演绎中,在肢体、语言的表达中,在光影、雕塑的塑造中,人们仿佛看到了涌动的思想、情感、哲理,更看到了乌镇戏剧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,正在形成文化动力,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多人。


戏剧之苗在桐乡大地繁茂生长


  秋日的桐乡,迟迟闻不到桂花香。好似时隔一年的乌镇戏剧节,姗姗来迟。“但它终究会来。只是等待的心,有些迫切。”这是桐乡戏剧爱好者天空,在朋友圈分享的一句话,下面配的是开幕大戏《红与黑》的宣传海报。


  3个小时,舞台上巨型的大脑似明似暗,纸片翻飞……于连以帅气的姿势攀爬梯子,好似要跨越阶级;德瑞那夫人从白衫到红裙,好似从天堂走向地狱。“我喜欢他的疯狂和颠覆,带有偏执狂的气息,冷酷而又绝望。”天空说。


△图片来源:孟京辉戏剧工作室


  对于这场全球首演的大剧,有人痴迷,也有人不买账。“粗鄙得好像一朵‘恶之花’。”桐乡戏剧爱好者小玉如是说。


  孰是?孰非?结果并不重要。争论的结果,是各有各的收获和感悟。


  回望9年前,桐乡市民几乎没有走进剧场的经验和习惯。9年前,桐乡人甚至是从北上广的朋友口中得知家门口有戏剧节。


  9年,8届,乌镇戏剧节在2013年在桐乡种下的戏剧之苗,如今收获了繁茂。这繁茂,是过去只钟爱舞剧的张老师每年10月来乌镇报到;是痴迷表演的司同学今年请了8个同学帮自己抢票;是走在乌镇大街上,随时响起的桐乡乡音;是“桐乡人游乌镇”中,门票售罄后的灰色界面……


  这繁茂,是来乌镇8年多的29号民宿主于祚炜最切身的感受——戏剧节期间,来店里吃饭的桐乡人越来越多了。


  29号民宿,沿街而立。采访前,头顶着螃蟹、海鱼造型玩偶的演员踩着高跷,刚刚大摇大摆地走过。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“看戏剧节大戏、品民宿私房菜”12个大字。透过玻璃望向厨房,烟火中升腾着因戏重逢的温暖:于祚炜戴着口罩不停翻炒,一旁的妻子包珏萍则忙着将一道道水乡特色菜肴送往临河的餐桌。餐桌上,不乏乌镇戏剧节的“回头客”,他们来到这里,丢掉往日的身份与标签,坐下来聊戏剧、聊人生。



  “这几天的顾客都为戏剧节而来,有远道而来的文青,也有桐乡本地人。”望着大街上巡游的大偶和赶戏的观众,于祚炜不禁感慨,“乌镇戏剧节越来越热闹了。”甚至有桐乡家长预定了10月22日的房间,带着孩子来住上一晚。


  本地人越来越多,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邱建卫有直观的数据印证——30%。



  “本以为购买特邀剧目戏票的观众大都来自北上广等一线城市,没想到今年包括桐乡在内的嘉兴本地观众占比高达近30%。”


  ——“来了又来的人多吗?”


  “多!”邱建卫不假思索地回答,戏剧的漩涡在将众多戏剧人卷入火热艺术生活的同时,也引来了大城市的文青和土生土长的桐乡人。看戏也好,逛逛也罢,每个人都是一个鼠标,点开任何一个页面,都能收获自己的收获。


人人都需要一个乌托邦


  自去年疫情以来,整个乌镇乃至全国景区的经营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。对于戏剧这个需要观众走进剧场,追求观众与演员连接的行业来说,“没有一个行业像表演艺术一样受冲击这么严重。”乌镇戏剧节总策划丁乃竺说。


 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,乌镇坚持重启第八届乌镇戏剧节。结果却令乌镇戏剧节的发起人、戏剧节主席陈向宏意外——2.5万余张特邀剧目戏票一开票就再次上演“一票难求”的盛况,单剧最快售罄时长8.4秒,全网购票参与人数35.6万。



  每年10月,已成了诸多戏剧爱好者的狂欢,无数向往戏剧、好奇戏剧的人们赶来乌镇,畅享这场戏剧盛宴。青赛、小镇对话门口长长的队伍和急切的等待;青年旅社里挤在8个人一间屋的年轻人和讨论戏剧的热切;街头表演那席地而坐的孩子和一圈又一圈的观众……



  这背后,其实与“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”密切相关。


  “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,看完一场戏从剧院出来,一出门瞬间入世,气氛立刻就散了。但在乌镇就不一样,看完戏出来,走在凝结了历史的石板路上,回味沉淀的依然是看戏时的感受。”这是黄磊说的,更是许多人感受到的。



  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自豪非常,“我的乌镇就是:起床,玩儿,吃好吃的,看戏,看戏,愣神儿;喝咖啡,吃好吃的,看戏,看戏,吃夜宵;喝酒,混沌,胡侃,晕醉,睡觉,做梦。”


 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乌托邦。


  当然,这个乌托邦并非乌镇戏剧节的“一骑绝尘”。近期的一个消息是,今年以来,全国电影总票房超400亿元,总票房和银幕数量居世界首位。在小镇对话《后疫情时代的剧场》中,有观众在提问时说:“我是上海的观众,过去一周看一部剧,但现在戏太多了,一周可以看三四部。”种种迹象表明,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,达到了空前的高度,并将继续加码。



  因为,人人都需要一个乌托邦。


建立一种文化自信


  小镇办大节,处处皆有“戏”。乌镇戏剧节就好似一颗文化的种子,埋在乌镇的土壤中,未来发芽的,将是文化自信。



  尤记得乌镇戏剧节酝酿之际,有人建议陈向宏排演一出“印象乌镇”。“全国已有那么多‘印象’,还缺一个‘印象乌镇’吗?”好多记者也在问,乌镇戏剧节的初心是什么?“乌镇戏剧节是办给乌镇的孩子,办给未来的。”


  “将乌镇戏剧节打造成比肩阿维尼翁和爱丁堡戏剧节的百年戏剧节,是乌镇戏剧节的使命。”陈向宏说,乌镇戏剧节最大的长处是把不真实的梦搬到真实的生活里,将多种元素与乌镇丰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,以其纯粹性、艺术性、国际性和包容性,打造乌镇鲜明的文化标识,树立小镇的文化自信。


  回望乌镇的发展,从茅盾到木心,从乌镇戏剧节到世界互联网大会,所踏出的每一步,仿佛走在云端,却又走得扎扎实实,俨然已是新时代的精气神。其影响,既潜移默化,又生动可见。



  在陈向宏的个人微博上,曾几次晒出员工杨绍波的画——


  小杨是何许人?2007年,木心回乌镇定居。彼时还是部队转业后乌镇旅游公司一名驾驶员的小杨,被选调至晚晴小筑陪伴年已八旬的木心先生,以便随时照应老人。


  日子徐徐铺开,小杨陪伴了木心先生整整5年。先生故去后,小杨竟也拿起画笔。这一画,竟也惊艳了无数人。他临摹过毕加索、梵高、塞尚。接下来,准备临摹达芬奇。他说:“梦想总是美好的,总归要有,有梦想才有希望。”


  木心曾说:“艺术是无对象的慈悲。”



  西栅街头,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惊喜地指着街边的戏剧名人条幅跟小伙伴分享:“这个人的名字好简单——雨果。”


  于祚炜说,前几年压根儿看不懂嘉年华,“但这几年,我好像能看明白一点了。”


  小玉说,物质充盈后,对文化有越来越浓郁的渴求。乌镇戏剧节后,她和朋友准备去杭州观看《只此青绿》的舞剧。


  融入,感受,播下艺术的种子,不一定能培养出下一个莎士比亚,但一定能在生命中盛开出一朵芳香四溢的鲜花。


  

  一座城市的人文底蕴,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。在桐乡,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像乌镇戏剧节一样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——桐乡,把最好的地段留给了伯鸿城市书房,覆盖全市各镇(街道)的伯鸿城市书房成为了市民的“精神粮仓”;桐乡,不遗余力地邀请名家、专家汇聚伯鸿讲堂、镇村文化讲座,使之成为市民乐于赶赴的“精神之约”;桐乡,还在剧院里、场馆内、广场上,打造了各色的音乐节、戏曲节、画展、艺术展、民俗节,一片精神的沃土正在形成……


  文化的充盈,令一座城有了昂扬的、自信的、美好的姿态。


  “未来,这样的文化互动会越来越多。”邱建卫说,以乌镇戏剧节为载体,“文化乌镇”有组建乌镇剧团的计划,“我们将不断探索小镇文艺复兴的发展路径,让艺术化的思维方式滋养本地百姓的美好生活。”



  作为桐乡广为人知的影院,中影嘉博近期引进了儿童剧《冰雪女王》。剧院负责人说,未来,话剧、音乐剧等是其发展的方向。


  “共同富裕不仅要‘富口袋’,还要‘富脑袋’。 ”桐乡市委书记齐力如是说。


  未来,真好。



最新动态:


这场推进会上,市委书记强调要有勇有谋抓好“破旧”与“立新”
桐乡3人获“南湖友谊奖”
桐乡人注意,社保缴费有变化!
35亿元!桐乡这家企业拿下海外大单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